欢迎访问黄山市屯溪第五中学!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学教研 > 正文

详细内容页

求真务实 追求卓越——参加安徽省“国培计划”培训心得体会

发布时间:2020年12月21日  点击:[]

屯溪五中  张秋红

前段时间参加了生物“国培计划”学习项目的培训,我受益匪浅。培训分为专题研修、名校访学、总结提升三个阶段。专家讲座,使我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洗礼,让我有机会再次来充实和完善自己;名校访学,深入课堂,研讨访谈,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;总结提升,看骨干教师上观摩课,专家现场点评,让我更明晰如何去把握课堂。

其中,胡明根、万勤、钟能政等几位专家老师的精彩讲座更是开阔了我的视野,让我对教学有了更多新的认识,许多困扰了自己很长时间的教育教学问题也迎刃而解。

江苏仪征市教育局胡明根的讲座题为《打造“学的课堂”,让学习真正发生》。胡老师首先提出两个问题:1.孩子未来发展需要什么?2.学校教育给你留下什么?听到这里我是吃惊的。是啊,在教学一线工作17年,我只肤浅地考虑在课堂上让孩子学习知识,培养能力,引导价值观,从未深入思考过这两个长远问题,尤其是在这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的时代,孩子需要什么,学校教育需要带给孩子什么?无疑,孩子需要的是学习力、协调力、耐挫力,阳光、自信、快乐、健康地成长。那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做什么?如何做?胡老师在讲座中强调:教师在课堂上应做一个“职业推手”,营造“真”的学习氛围,提供“真”的学习方法。教育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思考,只有认真倾听、真诚接纳,学生才会自由、自信、自觉、自律,学习才会真正发生。其次,教师的作用是教给学生方法。“让学习真正发生”的前提是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,要处理好“鱼”与“渔”的关系。在教学的过程中,教师对学生的欲望要激发,情感要激起,思维要激活,学为要激进。要创设最大的信息空间,通过延伸、拓展和提升,使课堂具有可塑性、生成性、发展性;要创设自主的活动空间,学生有了自由和自主,才能使学习有活力、课堂有张力;要创设足够的思维空间,每一环节的学习都是一个思维过程,要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;要创设开放的练习空间,练习不仅是为了巩固与复习,更重要的是为了拓展和延伸。教师要更多地设计一些开放性、操作性、实践性、研究性的练习,使学生在这些练习中长知识、展思维、提能力、促发展,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“4s”模型,让孩子们想学——学会——会学——还想学

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的万勤老师在讲座中主要围绕《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》作了讲解。近些年,世界各国不断推进课程体系的改革。国际课程改革发展的一些共同发展趋势与特点是:关注学生发展,强调培养适应现代社会所需的能力;强调课程的整合性,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;在课程中融入了质量评价标准,强调问责。万老师指出:虽然新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暂时未出台,但我们可以参考2017版的高中新课程标准,牢抓学科核心素养。生物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、理性思维、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。“生命观念”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,是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,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相关事件和现象的品格和能力。“理性思维”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,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,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、解诀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。 “科学探究”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,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,进行观察、提问、实验设计、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。“社会责任”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,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,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,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。那么,教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应将教学进行转型,要坚持五个结合:知识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,结果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相结合,学科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相结合,外显性知识与内隐性知识相结合,证实性知识与证伪性知识相结合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,要思考一些问题:为什么要学习这个新知识?这个知识与以前学习过的哪些知识有联系?这个知识与前面学习的知识是什么关系?这个知识产生的过程有现实背景吗?用什么方式把这个知识生成的过程表现出来?这个知识蕴涵的思想方法是什么?这个知识是否有应用背景?这个知识会怎么发展?这个知识与后面要学习的哪些知识有联系?只有充分考虑了这些,才能把握住一堂课的精髓。

这次培训给我的冲击很大,使我真正体会到了一种全新的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,让我理清了思路,也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。今后我将努力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文化修养,用这种理念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,培育出更多现代社会素质人才。

上一条:市直初中数学教学研讨活动在屯溪五中举行
下一条:屯溪五中与新城实验学校开展数学学科同课异构校际交流活动

关闭